医学人才培养太混乱!两会代表委员扎堆操心医学教育

  “扎堆”关注的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更是难题。
 
  今年全国两会,一场新冠疫情让“公共卫生”成为了高频词汇。如何加强公卫体系的建设,是众多代表委员关注的话题。
 
  此外,这些卫生健康问题也引起代表委员的“扎堆”关注:
 
  对于疫情中“逆行”的医护人员,有人大代表建议完善医护人员医疗养老保障制度体系;
 
  对于医学教育,有政协委员建议规范对医学人才的培养,让他们潜心做科研;
 
  对于医院院感,有人大代表建议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公立医院应发挥主力军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葛均波院士:医学人才培养非常混乱
 
  “我国在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短板,医学教育在很多方面亟待理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在给《健康时报》提供的一份提案中指出,混乱的培养模式浪费了人力物力和医学生的宝贵时间。
 
  葛均波院士认为,我国的医学教育包括医学院和附属医院,学生见习、实习,医生培养,往往是医学院毕业后分到哪个科就一辈子成为这个科的医生、专家。然而有些8年一贯制的医学生,做“论文”的时间只有短短的3-6个月,不可能做出高水平的科研。
 
  近年来,教育部连同卫健委通过采用“上海模式”,将我国混乱的4年制、5年制、6年制、7年制以及8年制的医学教育转化成现在的5+3模式,以5年制医学培养为主,毕业后进行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但是,近来各个学校的4证合一,临床型专业硕士、临床型专业博士、科研型硕士、科研型博士等等众多体系使医学人才培养非常混乱。更重要的是混乱的培养模式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使很多年轻医学生浪费多年时间。
 
  “如果培养科研型人才要参加研究生考试进行一年的基础课学习,第二年进入临床进行科学研究,刚刚开始一年就面临找工作和考博士研究生;如果进入博士研究生学习,第一年重复基础课,第二年进入科学研究,刚刚开始又面临找工作,没有一段整装时间让研究生潜心科研!而两次的基础课学习浪费了时间,而且大部分博士研究生的课题与硕士阶段没有任何联系和连续性”。葛均波院士告诉《健康时报》记者。
 
  为此,葛均波院士建议,对于临床型人才5+3培养后就授予医学博士,成为好的临床医生和接下来的专科医生。科研型人才5年医学院毕业后,可以直接考科研型博士,建议把硕/博士打通(学制4年,这样为学生节省1-2年时间,而且可以有较长的时间潜心研究),潜心做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如果临床型博士希望进行科研工作可以考上述科研型博士,毕业后具备双学位(MD,PhD)。
 
  反之,如果科研型博士希望成为临床医学科学家,他们也可以参加3年规范化培训,取得资格证后成为双博士(PhD,MD),这样可以从根本上规范我国医学人才的培养,使医学教育同质化。
 
  全国政协委员秦海涛:建议成立中国公共卫生与防疫大学
 
  全国政协委员秦海涛将目光放在了公共人才培养及队伍建设上。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此前也曾表示,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首先要搞好医学教育,吸引优秀人才。
 
  秦海涛表示,要加强卫生医疗人才,特别是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及队伍建设。他建议加快设立中国公共卫生与防疫大学,加大高质量公共卫生学院的设立,同时有针对性的设置学科专业。
 
  据秦海涛介绍,目前,我国疾控队伍从规模上看并不稳定,高端人才存在流失现象。
 
  秦海涛建议,“加快设立中国公共卫生与防疫大学。建设一所国家重点的单体公共卫生与防疫大学,建议中国预防科学院、国家疾控中心联合教育部联合办学,培养高层次战略型公共卫生人才。”
 
  不仅如此,还应加大高质量公共卫生学院的设立。
 
  “教育部要鼓励双一流大学设立高质量的公共卫生学院,财政部要有专门的投资来建设这种类型的公共卫生学院,这样才能快速培养一批既懂得公共卫生,又懂得系统防疫、应急响应的人才队伍。”
 
  秦海涛建议,有针对性的设置学科专业,提升高校专业教育,特别是设置流行病学博士学位、公共卫生管理博士等专业学位,增设公共管理重要科目课程,包括政管理、公共政策、行政法等涉及影响公共卫生政策等。
 
  全国政协委员罗建红:破除“唯论文、唯科研”
 
  职称晋升制度中的“SCI至上”,让一千台手术比不上一篇论文,这一直为业界诟病。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农工浙江省委会主委、原浙江大学副校长罗建红带来《关于改进临床医师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制度的提案》,建议医疗系统要破除“唯论文、唯科研”倾向。
 
  5月21日,罗建红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医生高级职称的评审标准把科研项目和论文(甚至SCI论文)作为必要条件,而相对忽视了医生的临床诊治水平、能力等。这牺牲了大量诊治病人和培养年轻医生的时间,导致医生片面追求科研指标,而忽视了“治病救人”的职业本质。
 
  为此,罗建红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第一、医疗系统要破除“唯论文、唯科研”倾向。相关制度要明确规定不能把科研项目和论文作为临床医生晋升的必要条件,而应该把重点放在综合评估医生的临床服务能力、水平和贡献上。
 
  第二、大学或医学院校对附属(教学)医院的科研发展和人员分类管理要做好顶层设计。在确保医生职业基本制度有序运行基础上,系统架构临床科学研究体系,包括激励一部分医生临床和研究双轨发展成为医生和科学家等,促进临床医学高质量的科研创新。
 
  第三、建议人社部改革专业技术职务体系,不搞“一刀切”四级制,建立更加符合医疗行业特征的技术岗位等级制。如,可参考国际通行的做法,把医生的技术岗位类别和等级与职业训练、临床工作资历和考核直接关联起来,如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及专科医师,同步建立更加合理的医生薪酬待遇体系,摒弃额外评审带来的弊端。
 
  第四、将此项工作纳入教育部和国家卫健委医教协同的重要工作内容。改进和完善对大学和医院的评价,建立更加合理的指标体系,切实体现对医生职业特征和基本权益的尊重,为医院改革和发展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大学教授张琳:建议完善医护人员医疗养老保障制度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大学教授张琳指出,医护人员医疗养老保障制度仍有待完善。
 
  公立医院编制内医护人员已经纳入职业年金计划,但编外人员不在职业年金政策覆盖范围内,导致编制内外医护人员的养老保障第二支柱待遇出现较大差距。
 
  因此,她建议完善医护人员医疗养老保障制度体系。
 
  一是,建议修订2004年下发的《关于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用公款为个人购买商业保险若干问题的规定》中“仅能为医护人员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的限制,医院结合广大医护人员的实际需求,选择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保障产品和服务,充分发挥医疗保障第二支柱的保障作用。
 
  二是,建议进一步完善医护人员年金制度。由于职业年金制度在各地的执行存在一定差异性,针对未能进入职业年金计划的医护人员,建议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出台全国政策,对所有医护人员出台年金制度。推进各地加快建设待遇水平相当的编外医护人员年金计划,提升其保障水平,平衡与编内人员的待遇差距,使养老保障第二支柱尽快做到医护人员全覆盖。
 
  三是,建议鼓励医院购买医疗责任保险、医疗意外保险。银保监会等13个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商业保险发展的意见》中提出,加快发展医疗责任保险、医疗意外保险,扩大商业健康保险供给。建议出台全国政策,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拨付专款,为医护人员购买医疗责任保险、医疗意外保险,强化医护人员的职业保障。
来源:广东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