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龄青年幽]螺杆菌感染与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探讨低龄青年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血管内皮功能、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相关性,为筛查Hp感染及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提供指导。方法:收集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19年7月—2021年3月符合纳入标准的421例低龄青年的基本情况和体检结果等资料。体检结果资料包括14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肱动脉内皮舒张功能(FMD)、收缩压(SBP)、舒张压(DBP)、静息心率(HR)、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酐(CREA)、血清尿酸(UA)、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等。根据14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Hp阳性组和阴性组,分析比较两组的年龄、FMD、血生化指标和血压水平,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探讨Hp感染与FMD及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Hp阳性组FMD水平低于HP阴性组,SBP、TC、LDL-C的水平均高于Hp阴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FMD值的升高与Hp感染呈负相关[OR=0.79,95%CI(0.64,0.97)],SBP[OR=1.35,95%CI(1.09,1.66)]、TC[OR=1.33,95%CI(1.09,1.63)]、LDL-C[OR=1.28,95%CI(1.04,1.56)]的升高与Hp感染呈正相关,P均<0.05。在调整了年龄、性别、舒张压及其他生化指标后,FMD值仍然与Hp感染呈负相关[OR=0.72,95%CI(0.58,0.91)],SBP[OR=1.63,95%CI(1.19,2.22)]升高仍然与Hp感染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低龄青年中幽门螺杆菌感染可损伤肱动脉内皮舒张功能,为临床抗幽门螺杆菌感染预防或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广东医学教育网指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是一种革兰阴性细菌,在人群中的感染非常普遍,发达国家感染率约30%,而某些发展中国家Hp感染率可高达90%。Hp主要是在儿童时期获得性感染,并且这种感染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然而,由于受感染的年轻病人通常无症状,很少接受相关检查,因此这些病人中有关Hp感染的数据较少。如何在年轻人中早期发现Hp感染是临床面临的重要问题。近年来一些学者发现,Hp感染与脑卒中、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心脑血管慢性疾病病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其病理生理过程缓慢,通常是在青少年时期发生,至中老年时期加重、发病。早期的动脉粥样硬化比较隐蔽,主要受血压、血脂、肥胖等代谢因素影响,血管内皮功能受损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早期标志,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始动因素。鉴于目前Hp感染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呈低龄化,从超声影像学上研究了低龄青年Hp感染与肱动脉内皮舒张功能的关系,为筛查Hp感染及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提供理论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9年7月—2021年3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18~28岁青年人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已行14C尿素呼气试验;②已行肱动脉内皮舒张功能(FMD)检测;③性别、年龄、血压、心率等临床特征及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生化资料完善。排除标准:①有Hp根除史;②患有恶性肿瘤。共收集421例研究对象的体检资料,包括基本资料以及实验室资料,相应医疗数据和查体记录详尽、可靠。
 
  1.2临床特征和生化检测
 
  收集研究对象体检资料,并记录其一般人口学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既往史、家族史等;体格检查包括收缩压(SBP)、舒张压(DBP)、静息心率(HR);记录的生化数据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酐(CREA)、血清尿酸(UA)、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禁食6h后隔日清晨进行静脉采血及其他检测。SBP及DBP使用台式血压测量仪检测,均检测3次,取平均值。各项生化指标采用酶联法进行检测。
 
  1.314C尿素呼气试验
 
  所有研究对象检查前空腹6h以上,口服14C尿素胶囊,15min后通过呼气口往呼气卡内持续呼气30s至1min,然后将卡插入检测仪计数,得出每分钟衰变指数(disintegrationperminute,DPM)。DPM≥100提示有Hp感染,DPM<100则提示无Hp感染。14C尿素呼气试验严格按照深圳市中核海德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呼气试验药盒(批号:04120103,02140907,02140214,04140718)的操作步骤进行。Hp感染根据《第三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若干问题共识报告》确定。
 
  1.4肱动脉内皮功能检测
 
  采用GELOGIQE9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线阵探头,频率7~12MHz。受试者保持空腹状态,禁茶、咖啡等1d,正在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者至少停药1d。受试者至少休息10min后,取仰卧位,测右侧肘上2~5cm的肱动脉血管舒张末期内径,在心电图示R波对应处连续测量4个心动周期,取平均值为肱动脉基础内径(D0),然后用血压计袖带充气加压于右上臂至收缩压后再加压约50mmHg,持续5min后放气,60s内测量肱动脉内径(D1)。计算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计算公式为:FMD=(D1-D0)/D0×100%。所有超声测量均由同1名超声副主任医师操作。
 
  1.5质量控制
 
  数据经双盲录入、自动及人工核查,对比查错,数据录入员均经过系统培训。
 
  1.6统计学方法
 
  定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Hp感染与FMD及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危险因素的相关性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使用Stata14.0软件(StataCorporation,Texas,USA)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基本情况
 
  421例研究对象中,男194例,女227例,其中Hp阳性者150例,阴性者271例。男性Hp阳性者64例,感染率为32.99%,女性Hp阳性者86例,感染率为37.89%,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7,P=0.324);Hp阳性者年龄为(25.73±1.99)岁,阴性者年龄为(25.82±2.09)岁,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0,P=0.694)。
 
  2.2两组血压水平、静息心率和生化指标的比较
 
  组间t检验结果显示,Hp阳性组FMD水平低于Hp阴性组,SBP、TC、LDL-C的水平均高于Hp阴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余指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2.3Hp感染的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以是否感染Hp作为因变量,以FMD、年龄、SBP、DBP、ALT、AST、CREA、UA、FPG、TC、LDL-C、HDL-C、TG为自变量,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FMD值与Hp感染呈负相关[OR=0.79,95%CI(0.64,0.97)],SBP、TC、LDL-C的升高与Hp感染呈正相关[OR=1.35,95%CI(1.09,1.66);OR=1.33,95%CI(1.09,1.63);OR=1.28,95%CI(1.04,1.56)],P均<0.05,详见图1A。在调整了年龄、性别、舒张压及其他生化指标后,FMD值仍然与Hp感染呈负相关[OR=0.72,95%Cl(0.58,0.91)],SBP升高仍然与Hp感染呈正相关[OR=1.63,95%CI(1.19,2.22)],P均<0.05。
 
  3讨论
 
  Hp是上消化道疾病发展的关键因素,这些疾病包括胃炎、消化性溃疡病、胃腺癌、胃肠内恶性肿瘤以及胃黏膜相关B细胞淋巴瘤。除局部影响消化系统外,Hp还与多种消化系统以外的疾病,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缺铁性贫血、类风湿性关节炎、动脉粥样硬化、肺炎及代谢综合征等具有相关性。
 
  临床研究发现Hp感染与新发及再发心血管事件呈正相关,其发病基础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冠状动脉斑块的形成。目前认为Hp感染影响高密度脂蛋白的合成,促进低密度脂蛋白、TG、载脂蛋白等高危因子的合成,加快血管硬化及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度。本研究发现,在低龄青年人群中,TC、LDL-C的升高与Hp感染呈正相关性,在调整了年龄、DBP、FPG、TG等因素后差异仍然有统计学意义,该研究与国内外的成人研究相符。本研究还发现在低龄青年人中,Hp感染与SBP呈正相关。提示:在低龄青年人中应重视Hp感染与血压的关系。
 
  动脉粥样硬化众多危险因子损伤血管内皮而引起的一系列慢性炎症反应的产物。血管内皮功能受损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早期标志,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始动因素。应用超声通过检测肱动脉FMD来评价全身性血管内皮功能状态的方法已成为现今国际上通用的检测血管内皮功能的方法。外周血管内皮功能可反应全身动脉内皮功能,具有潜在的诊断“窗口”作用。该研究中Hp阳性组的FMD显著低于阴性组,表明Hp感染促进了低龄青年个体血管内皮的损伤,引起了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本研究在校正了年龄、血压、FPG、TG、LDL-C等因素后,Hp阳性与FMD的相关性分析差异仍然有统计学意义。提示Hp感染不只通过血脂代谢紊乱和血压造成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可能的机制还包括:Hp感染相关消化系统疾病导致叶酸和B族维生素吸收障碍,而叶酸和B族维生素在半胱氨酸的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其缺乏致使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滞留堆积,造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Hp有选择地在人类胃上皮细胞定植,从而引起炎性反应,其特点是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和炎性介质的产生,例如白介素-6、白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一氧化氮等,这种感染相关的慢性炎症可导致内皮功能紊乱;Hp有可能作为外源性抗原,诱导机体免疫应答,激活免疫系统,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综上所述,从超声影像学上发现低龄青年中Hp感染可损伤肱动脉内皮舒张功能,为临床抗Hp菌感染预防或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来源:广东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