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中医医师:腹痛拉肚子是怎么回事?

  广东传统医学师承认为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腹中有肝、胆、脾、肾、大小肠、膀胱等脏腑,并为足三阴、足少阳、手足阳明、冲、任、带等经脉循行之处。下面,跟广东医学教育网一起来看看腹痛的病因、病机与诊断鉴别。
 
  一、病因
 
  外感时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及素体阳虚等可导致本病。此外,跌仆损伤,络脉瘀阻,及腹部后也可致腹痛。
 
  二、病机
 
  本病的基本病机为脏腑气机阻滞,气血运行不畅,经脉痹阻,“不通则痛”,或脏腑经脉失养,“不荣则痛”。发病涉及脏腑与经脉较多,有肝、胆、脾、肾、大小肠、膀胱、胞宫等脏腑,及足三阴、足少阳、手足阳明、冲、任、带等经脉。病理因素主要有寒凝、火郁、食积、气滞、血瘀。病理性质不外寒热、虚、实四端。
 
  中医师承怎么考试?概而言之,寒证是寒邪凝注或积滞于腹中脏腑经脉,气机阻滞而成;热证是由六淫化热入里,湿热交阻,使气机不和,传导失职而发;实证为邪气郁滞,不通则痛;虚证为中脏虚寒,气血不能温养而痛。四者往往相互错杂,或寒热交错,或虚实夹杂,或为虚寒,或为实热,亦可互为因果,互相转化。如寒痛缠绵发作,可以寒郁化热;热痛日久,治疗不当,可以转化为寒,成为寒热交错之证;素体脾虚不运,再因饮食不节,食滞中阻,可成虚中夹实之证;气滞影响血脉流通可导致血瘀,血瘀可影响气机通畅导致气滞。
 
  三、诊断与类证鉴别
 
  1.诊断要点
 
  (1)师承中医网强调,凡是以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的疼痛为主要表现者,即为腹痛。其疼痛性质各异,若病因外感,突然剧痛,伴发症状明显者,属于急性腹痛;病因内伤,起病缓慢,痛势缠绵者,则为慢性腹痛。临床可据此进一步辨病。
 
  (2)注意与腹痛相关病因,脏腑经络相关的症状。如涉及肠腑,可伴有腹泻或便秘;寒凝肝脉痛在少腹,常牵引皋丸疼痛;膀胱湿热可见腹痛牵引前阴,小便淋沥,尿道灼痛;蚝虫作痛多伴嘈杂吐诞时作时止;瘀血腹痛常有外伤或手术史;少阳表里同病腹痛可见痛连腰背,伴恶寒发热,恶心呕吐。
 
  (3)根据性别、年龄、婚况,与饮食、情志、受凉等关系,起病经过,其他伴发症状,以鉴别何脏何腑受病,明确病理性质。
 
  2.与胃痛的鉴别
 
  中医执业医师师承指出,胃处腹中,与肠相连,腹痛常伴有胃痛的症状,胃痛亦时有腹痛的表现,常需鉴别。胃痛部位在心下胃脘之处,常伴有恶心、暖气等胃病见症,腹痛部位在胃脘以下,上述症状在腹痛中较少见。
来源:广东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