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考试:急性肾盂肾炎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有哪些?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的内容已经更新啦,广东医学教育网老师为大家整理总结了具体的知识点,详情如下,请各位及时复习:
 
  问题索引:
 
  【问题】
 
  一、急性肾盂肾炎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有哪些?
 
  二、慢性肾盂肾炎的诊断及治疗有哪些?
 
  三、急性膀胱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有哪些?
 
  具体解答:
 
  一、急性肾盂肾炎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有哪些?
 
  诊断与鉴别诊断
 
  患者如突然发生一侧或两侧腰痛,有明显全身症状,如高热、寒战,恶心、呕吐等,甚至伴随败血症、低血压时,应想到此病。约30%的患者合并膀胱炎,可有排尿困难。通常脊柱肋缘角有触痛(压痛)。尿显微镜检查有白(脓)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可见到白细胞管型。尿蛋白阴性或微量。
 
  尿液细菌学检查对本病诊断帮助较大。
 
  1.尿标本的收集收集新鲜清洁中段尿标本,或经耻骨上膀胱穿刺取尿。
 
  2.真性菌尿的标准①新鲜中段尿沉渣革兰染色油镜观察,细菌>1个/视野;②新鲜中段尿细菌培养计数≥105/ml;③膀胱穿刺尿培养阳性。
 
  3.影响尿培养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假阴性见于:①近1周内使用过抗生素;②尿液在膀胱停留时间不足6小时;③饮水过多,尿液稀释;④留取标本时有消毒液混入假阳性见于:①尿液收集不规范,标本被污染;②标本未能及时接种。
 
  上、下尿路感染的鉴别:①根据临床表现:有发热(往往>39℃)或腰痛、肾区叩压痛或尿中有白细胞管型者,多为肾盂肾炎;②根据实验室检查:尿沉渣镜检有白细胞管型、尿NAG酶升高、尿β2-微球蛋白升高、尿渗透压降低多提示为肾盂肾炎;③经抗生素治疗后症状消失,但不久又复发者多为肾盂肾炎(多在停药后6周内),用单剂量抗菌药治疗无效或复发者多为肾盂肾炎;④经治疗后仍留有肾功能损害表现并能排除其他原因所致者,或肾盂造影有异常改变者为肾盂肾炎。
 
  治疗
 
  1.用药前应先做尿培养、菌落计数及药物敏感试验,为选用有效抗菌药物做准备。在未得到尿培养结果前应选用对革兰阴性杆菌有效的药物。72小时显效者无需换药,否则按药敏结果更换抗生素。
 
  2.对急性肾盂肾炎患者应选用血、尿药物浓度均高的药物。常用药物有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及半合成青霉素类,重症患者可两类药物如半合成青霉素类与头孢菌素类或氨基苷类合用。多采用静脉给药。治疗持续两周或更长。
 
  3.用药后症状缓解不意味着细菌学的治愈。用药后症状消失,尿常规检查无异常,尿菌转阴,疗程结束后一周及一个月后复查尿菌阴性可视为治愈。
 
  4.对反复感染者、曾使用尿路器械或因其他疾病住院患者,需注意耐药细菌与“L”型细菌所致感染。此种情况下尿培养细菌敏感试验对治疗会有帮助。
 
  二、慢性肾盂肾炎的诊断及治疗有哪些?
 
  诊断
 
  长期反复发作的上尿路感染不一定就是慢性肾盂肾炎。诊断慢性肾盂肾炎需有诱因(易感因素)包括尿路畸形,尿路梗阻如结石、肿瘤等,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如糖尿病患者或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者,尿道口及其周围炎症患者等。在此基础上反复尿路感染病史超过半年,有以下数条中一条者即可诊为慢性肾盂肾炎:①静脉尿路造影有肾盂肾盏狭窄变形者(此项检查阳性率不高);②肾外形表面凹凸不平、两个肾脏大小不等;③持续性肾小管功能受损,如尿浓缩功能减退、夜尿增多、晨尿比重和渗透压降低、肾小管酸化功能减退等。
 
  治疗
 
  单纯抗菌治疗不可能有明显的效果,必须同时除去引起反复感染的诱因。抗菌药物可选用两种有效药物联合使用2~4周,仍有复发者换用其他两种药物继续治疗,如此轮换应用2~4个月。如症状不明显、尿菌阳性,可采用低剂量抗菌药物抑菌疗法,即每晚睡前排尿后服用一种抗菌药物、一次药量,连续半年到1年,可望消除菌尿。
 
  三、急性膀胱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有哪些?
 
  临床表现
 
  发病突然,以尿路刺激症状为主。患者有尿急、尿频、排尿时烧灼样痛,甚至不敢排尿。还可有排尿时和排尿后耻骨上疼痛。排空后仍有尿不尽感。约30%的患者可发生肉眼血尿。
 
  治疗
 
  无并发症的急性膀胱炎80%以上为大肠埃希菌感染,绝大多数菌株对多种抗菌药物敏感。
 
  1.单剂量疗法一次性服用较大剂量抗菌药物即完成疗程。如常用复方磺胺甲唑6片(含SMZ2.4g、TMP0.48g)顿服或氧氟沙星0.6g顿服。并多饮水以冲洗尿路。复发率高。
 
  2.3日疗法常用药物同单剂量疗法,只是用常规剂量。如氧氟沙星0.2g每日3次连续3天。是目前推荐使用的治疗方案。
 
  3.7日疗法妊娠妇女、老年患者、糖尿病患者、机体免疫力低下及男性患者推荐使用此方案。
 
  doc《临床执业医师》答疑周刊(2020年第41期)
 
  以上关于“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的文章由广东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搜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更多的文章随时关注广东医学教育网!
来源:广东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