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的循证护理模式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影响

  探讨创新扩散理论导向的循证护理模式对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CHC患者84例(2019年5月至2020年4月),按照入院顺序不同分为实验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创新扩散理论导向的循证护理。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抑郁、焦虑情绪及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实验组HAMA及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GQO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创新扩散理论导向的循证护理模式可改善CHC患者负性情绪,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广东医学教育网指出,丙型肝炎病毒隐匿性较强,主要通过血液传播,且部分感染者感染后无明显症状,后期随病情进展可发生肝硬化或肝癌,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对于确诊的丙型肝炎病毒(HCV-RNA)阳性丙肝患者需接受抗病毒治疗,但其生理及心理均承受较大压力,因此,需给予患者有效护理干预改善其生理及心理状态。创新扩散理论核心为劝导患者接受新观念及新事物,而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的循证护理则更重视患者意愿、临床经验及科研结论。本研究选取84例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旨在观察创新扩散理论导向的循证护理的干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5月至2020年4月CHC患者84例,按照入院顺序不同分为两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25~62岁,平均(43.60±8.15)岁,病程1~9年,平均(5.18±1.47)年;实验组男21例,女21例,年龄26~63岁,平均(44.39±8.38)岁,病程1~10年,平均(5.52±1.59)年。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选取标准
 
  (1)纳入标准:均符合《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中关于CHC的诊断标准;患者均知情且自愿签订同意书;意识清楚,可正常沟通。(2)排除标准:其他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药物性肝炎等疾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血液及神经系统疾病;孕期及哺乳期女性。
 
  1.3方法
 
  两组均采用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每周复查血常规1次,必要时给予保肝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包括加强用药指导、密切监测体征、安慰其负性情绪等。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创新扩散理论导向的循证护理。(1)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的循证阶段。①护理研究。组建循证护理组,由护士长、专科医生及专科护士组成。小组成员共同搜索CHC相关护理文献,同时查找相关书籍、护理记录等资料,全面学习CHC护理理论。②护理经验。小组成员共同开展讨论会,各自讲解以往CHC护理经验,结合搜索资料分析CHC护理新感受,最后总结出科学合理护理经验纳入循证中。③患者主观愿望。护士长与患者深入沟通,了解患者护理需求,将该循证因素与之前两者相结合,制定出合理有效的循证护理计划。(2)执行护理计划。①不良反应护理。提前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建议患者将用药时间安排于睡前,尽量使患者在睡眠中度过不良反应。a.出现发热时,若体温<38.5℃可先使用冰敷法进行物理降温,若>38.5℃可给予服用解热镇痛药。b.出现胃肠症状时,如恶心、呕吐、腹泻等,指导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合理进食高蛋白、低脂、高热量食物,充足饮水,发生脱水时给予补液,禁忌使用抗生素。c.皮肤出现白斑或牛皮癣,及时安排皮肤科医生进行会诊治疗,叮嘱患者温水沐浴,禁用强碱性沐浴用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穿干净柔软衣物,定期更换内衣及床上用品,禁止抓挠皮肤,禁忌食用海鲜。②心理护理。提前告知患者用药后可能出现精神抑郁现象,告知家属加强对患者看护和陪伴,护理人员加强心理疏导,引导患者通过看电影、看书等方式转移其注意力,同时通过音乐疗法使其放松身心,缓解压力。向其讲解成功病例,激发其抗病激情,给予其康复信心。两组均护理至出院。
 
  1.4观察指标
 
  (1)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发热、胃肠症状、白斑或牛皮癣。(2)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焦虑情绪,评分标准:<7分(正常),7~21分(可能有焦虑),>21分(肯定有焦虑),且分值越高焦虑越严重。经预实验,本量表评估一致性信度Cronbach'sα为0.93,效度系数为0.36。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抑郁情绪,评分标准:<8分(正常),8~20分(可能有抑郁),>20分(肯定有抑郁),分值越高抑郁越严重。经预实验,本量表评估一致性信度Cronbach'sα为0.92,效度系数为0.71。(3)生活质量。以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进行评估,总分0~100分,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经预实验,本量表评估一致性信度Cronbach'sα为0.91,效度系数为0.80。
 
  1.5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2.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χ2检验,检验标准α=0.05。
 
  2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HAMA及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GQO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据相关数据统计,丙型肝炎病毒主要发生于输血后,发病率约占输血患者70%以上,而其中约36%会转变为CHC,其症状常表现为乏力、纳差、发热、厌食及关节疼痛等,容易被人忽视从而造成病情恶化。目前,利巴韦林和派罗欣依然是治疗CHC的一线药物,但存在部分患者不耐受,主要是由于其服用后不良反应较多,加上患者负性情绪影响等,因此给予护理干预缓解其不良反应症状,改善其心理状态,对CHC患者疾病转归具有重要意义。
 
  创新扩散理论最早由埃弗雷特•罗杰斯提出,其认为创新扩散为基本社会过程,包括认知、劝说、决策、实施、确认5个阶段。而循证护理以有价值、可信的科学研究为证据,将临床经验与患者实际情况相结合,针对性提供护理措施,其与创新扩散理论相结合后可进一步增强护理严谨性及科学性,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效果。本研究将创新扩散理论导向的循证护理模式应用于CHC患者,结果显示,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知,此种护理模式在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具有良好效果。分析其原因,可能为循证护理组在基于先进文献、以往护理经验及患者需求基础上制定护理计划,主要解决患者不良反应症状及心理问题,针对发热、胃肠症状、皮肤病等不良反应进行提前预防和对症护理,可极大程度改善不良反应情况发生,提高患者耐受度。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干预后实验组HAMA及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GQO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创新扩散理论导向的循证护理可减少患者负性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本研究中护理人员通过加强患者心理安慰及劝导,以转移注意力、音乐疗法等多种方式缓解其心理压力,对患者心理具有积极影响,同时也能提升其生活质量。
来源:广东医学教育网